最近,京東在賣家論壇上發布了一條《資質審核外包項目上線公告》。公告顯示,從明天開始,商家入駐京東的資質審核都將交給第三方機構來做,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商家入駐資質、品牌資質。
在那之前,第三方商家入駐、審核都是由京東的招商部門負責。一個商家想入駐京東,需要通過專門的系統提交資質相關資料,簽署在線服務協議,通過審核后,商家繳納平臺使用費、保證金即可開店。你在京東里搜索到的那些來自“XX 旗艦店”而不是京東自營的商品,都是通過這個過程入駐京東平臺的。
這次的變化主要是在審核環節,京東相關負責人告訴《好奇心日報》,這次將入駐資質審核委托給第三方機構,通過對商家一對一指導,來保證審核時效,其它的環節與之前保持一致。
但是對于賣家來說,最重要的不同可能是費用上的,商家需要額外支付給第三方機構的審核費用,每一個新入駐商家需要支付的審核費用為 300 元人民幣,這個店鋪下每新增一個品牌也還要再多交錢。
對此,我們也咨詢了其他平臺。微信和 1 號店都將認證審核交給了第三方,每次審核提交都需支付 300 元/次的費用,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天貓的入駐資質審核是自己操作,沒有交給第三方,資質審核這一環節無需繳費。
不久前,京東剛剛與恒大和、麥考利、樂語等數碼零售商簽下了每年 80 億元的戰略合作,并將其視作“實現從零售渠道商到平臺服務商的角色轉變”。
在 2016 年第一季度的財報營收會議上,京東首席財務官黃宣德表示,傭金是京東服務業務的第一大收入來源,廣告收入位居次席,第三大收入來源是京東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務。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報分析中,黃宣德透露京東平臺上的商家數量接近 200 萬,仍然有繼續增長的空間,并且最終來自第三方業務的營收占比會至少達到 50%。
如今,為了更快地完成入駐商家的資質審核,京東將這個環節交給了第三方。在京東賣家論壇的公告貼下,有不少賣家提出了疑問,諸如已經入駐的商家新年質檢報告是否也交給第三方、去年提交的資質審核核實處理,目前京東官方還未做出回復。
標簽: 入駐京東 質檢報告 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