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團跨境零售進口平臺天貓國際與跨境電子商務商品質量安全風險國家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國家監測中心)達成合作,試點推出“入倉檢”—將跨境商品監督抽檢計劃由上架后提前到入倉環節,進一步完善產品管理體系。
根據合作協議,天貓國際將與國家監測中心將建立常態化的跨境商品質量監督抽查合作機制。阿里將基于大數據能力,向上述機構輸出首次入倉、商品數量、消費者反饋、“神秘抽檢”數據等信息,供檢驗檢疫部門在原有布控基礎上完善抽檢機制,最后由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負責抽檢樣品的檢測。
檢測完成后,雙方還將就剁手黨們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聯合發布產品質量狀況、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形式,公布線上及線下產品質量管控情況。對于檢測不合格的商品,天貓國際將對商品作下架并對商家處以罰款限制流量等處罰,情節嚴重的還會責令退倉。
除了“入倉檢”,天貓國際和國家監測中心也在探索商品啟運前的“海外預檢”機制。這也就意味著,剁手黨們從天貓國際上買到的商品,除了“神秘抽檢”外,事先還會有一道“海外預檢”、一道國內“入倉檢”。
天貓商品管理中心負責人戎歌表示,未來阿里將繼續以更加開放地態度與監管部門合作,積極調動社會資源,推動質量共治。